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淮南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淮南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2021年6月15日
淮南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實施方案
為組織實施好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安徽省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方案》(皖政辦〔2021〕4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卡(含電子社???,下同)覆蓋人群廣、服務渠道多、線上線下融合應用的優勢,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逐步推進社會保障卡在政務服務、就業創業、社會保險、衛生健康、醫療保障、財政補貼、金融服務、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智慧城市、信用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到2025年底,基本實現省內居民服務“一卡通”。
二、實施原則
(一)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推進各類民生服務卡的整合,不再發行重復功能的各類卡片,加快電子社??ㄅc“安康碼”、醫保電子憑證的互聯互通,逐步實現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和應用范圍。
(二)整合資源、共建共享。按照“節約、兼容”的原則,分步驟、分階段、分部門穩步有序整合部門和行業;整合現有公共服務領域電腦端和移動端的多種二維碼,推進數據互聯互通,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以人為本,高效便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便民利民惠民為目標,精簡辦事材料,優化辦事流程,創新管理模式,逐步實現通過社會保障卡辦理各類居民服務,提升服務便捷度。
(四)統一標準、規范管理。按照“兼顧行業標準、統一地方標準”的原則,統一認證流程、規范技術標準、完善密鑰管理、科學配置權限、實行實時監控,提升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工程的安全性、規范性、開放性和實用性。
三、實施內容
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構建政府主導下的全領域的居民服務 “一卡通”管理服務模式,為市民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的政務和生活服務。
(一)加快社會保障卡發行。加快推進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行和電子社??ê灠l,力爭“十四五”末,基本覆蓋全市常住人口,實現一人一卡,應發盡發。
(二)建設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加我市社會保障卡綜合服務站點數量,覆蓋全市所有縣、區、鄉鎮、街道,通過就近辦理實現全市社會保障卡發行全覆蓋并逐步過渡到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建立合作金融機構開展社會保障卡業務監督機制,督促合作金融機構提供優質高效的社會保障卡經辦服務。利用電子社??ㄈ珖y一平臺、統一規劃的優勢,加快推進電子社??ê灠l,為我市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模式提供基礎支撐。
(三)搭建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平臺。遵循全省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建設我市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平臺。對持卡人員基礎信息、用卡信息、設備信息、機構信息、應用信息進行綜合管理。對“一卡通”使用過程中的用卡信息、軌跡信息進行采集管理。
在交通及文化旅游領域,實現售卡、充值、消費、結算及大數據分析全過程自動化管理。以閃付、小額支付功能為基礎,為持卡人提供包括公交、公共自行車、城市泊車等交通領域的出行服務,并為特殊人群實現優惠折扣。
在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公園、旅游景區等文體場所,實現持卡人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方便快捷的查詢、預訂,提供門票驗證、景區儲值消費、金融賬戶服務等多樣化的文化、旅游出行服務。
建立全市統一的保障服務系統,實現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社會優撫、社會救助等業務持卡辦理,完善就醫、結算一卡通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功能。
通過與各類公共事業繳費系統進行關聯,為群眾提供水、電、煤、通信、公共交通等各類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的生活繳費服務。實現居民服務“一卡通”在校園繳費、就餐、門禁、泊車等方面的應用,在全市工會會員領取福利、參加活動、享受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并逐步拓展居民服務“一卡通”在社區、樓宇等場景的應用。
四、實施步驟
(一)制定推進計劃。2021年7月底前,各成員單位根據本部門的應用需求,制定工作方案報領導小組辦公室,為社會保障卡在居民服務中全面應用提供政策、人員、技術和資金等保障。
(二)完善平臺建設。2021年9月底前制定全市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啟動平臺建設。2022年3月底前,初步完成平臺建設,實現對居民服務“一卡通”的統一支撐。
(三)做好應用推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結合業務開展實際,積極與各成員單位溝通協商具體對接方案;各成員單位結合業務需要搭建應用服務平臺,確保信息互通共享。2021年率先完成社會保障卡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場景的應用,年底前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居民服務各領域的初步應用,2023年底開通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的50%,2025年底基本完成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的開通應用。
(四)開展數據分析。2022年6月底前,基本形成數據收集、整合、共享及應用規范機制。依托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平臺,建立社會保障卡用卡信息檔案和用卡軌跡,按數據共享管理相關要求,進行大數據分析利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淮南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統籌負責服務管理工作,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市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拓展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更多便民應用場景。
(二)加強協同配合。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覆蓋人群廣,涉及部門多,工作量大,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居民服務“一卡通”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三)加強技術和資金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數據資源部門要按照規范流程,開展應用平臺的立項審批、需求起草、招標采購、建設實施等工作,確保牽頭負責的項目按時間節點順利完成。各級財政部門要統籌相關資金,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項目建設經費保障機制,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平臺建設和組織實施的經費保障。
(四)加強氛圍營造。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工作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舉措,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民心工程,影響廣泛,意義深遠。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居民服務“一卡通”宣傳工作,創新方式、拓寬渠道,提高社會公眾對居民服務“一卡通”功能作用的知曉度,營造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的良好氛圍。
附件:淮南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
職責分工
附件
淮南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領導小組
成員名單及職責分工
一、成員名單
組 長:汪謙慎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聶有俠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懷義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韓 昆 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
成 員:汪曉玲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趙 寧 市委編辦副主任
張 猛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過其林 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
王 壯 市公安局副局長
管玉生 市民政局二級調研員
張琳娜 市財政局二級調研員
童立美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陳先林 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張文寫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張才俊 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
孔淮祥 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調研員
曹淮君 市委保健委專職副主任
余 濤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
袁緒祥 市應急管理局四級調研員
姚生平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
楊 鍇 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
陳太益 市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
強光中 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
魏 波 國家稅務總局淮南市稅務局總經濟師
王 賓 市總工會經審委主任
鄭錦云 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
張文軍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周 喆 中國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副行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辦公室主任由王懷義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童立美同志兼任。
二、職責分工
(一)市委宣傳部。負責協調新聞媒體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宣傳工作。
(二)市委編辦。負責根據省政府文件,按照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清單完成應用。
(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保障居民服務“一卡通”相關重大項目立案實施,實現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查詢公民信用信息。
(四)市教育體育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教育領域的應用。負責協助做好市屬各院校在校學生信息采集和發卡工作,協調各院校將社會保障卡作為校園“一卡通”載體。
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公共體育場所管理中的應用,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在公共體育場所入場、繳費以及補貼發放等方面的應用。
(五)市公安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載體發行所需的個人基本信息與國家法定身份證數據庫中的權威身份信息之間的核查比對,探索社會保障卡身份憑證功能在酒店住宿等社會治理領域中的應用。
(六)市民政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民政領域的應用,持社會保障卡辦理各項民政事務,將城鎮低保金、農村低保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等民政補貼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發放。
(七)市財政局。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財政資金、惠民惠農補貼資金等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發放。
(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相關部門統籌規劃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和應用工作,負責居民服務“一卡通”載體信息的采集、清洗、比對、發放、管理,以及相關個人敏感信息的安全保護;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管理服務平臺,加強社會保障卡機構隊伍建設,拓展12333電話咨詢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社會保障卡應用。
(九)市城鄉建設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的工程建設等領域中的應用。
(十)市交通運輸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交通出行領域的應用。
(十一)市農業農村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農業農村領域的應用,將各項涉農補貼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發放。
(十二)市文化和旅游局。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在公共文化場館和國有A級旅游景區的應用。
(十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動社會保障卡與電子健康卡互聯互通,指導醫療機構做好his等相關系統改造工作,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衛生健康領域的應用,推動社會保障卡查詢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信息。
(十四)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退役軍人事務中的應用,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在退役軍人身份證明、職業技能培訓查詢、退役軍人各類待遇發放等方面的應用。
(十五)市應急管理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以及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等災害救助工作中的應用。
(十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方面的應用。
(十七)市醫療保障局。深化社會保障卡在醫療保障領域的應用。推動參保人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領取手工零星報銷的基本醫療保險報銷金、大病保險報銷金、醫療生育報銷金、醫療救助金等醫保待遇。繼續支持社會保障卡用于醫保結算。
(十八)市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扶貧(鄉村振興)領域的應用,配合財政部門將補助到戶到人的銜接資金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發放。
(十九)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協調推進跨部門、跨層級數據信息共享,為社會保障卡跨部門應用和多領域業務協同提供技術支撐。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實現社會保障卡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將社會保障卡與安康碼深度融合,實現互聯互通和融合應用。
(二十)國家稅務總局淮南市稅務局。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稅務領域的應用,推動通過社會保障卡繳納個人各項稅費、社保費等。
(二十一)市總工會。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工會領域的應用,推動社會保障卡識別工會會員身份,并享受工會提供的法律援助、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困難幫扶、應急救助、勞動爭議調解等普惠服務。
(二十二)市殘疾人聯合會。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殘聯領域的應用,推動社會保障卡作為個人身份憑證辦理各項殘聯業務,將各項殘聯補助資金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發放。
(二十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的公積金提取、貸款等業務中身份認證及金融服務等領域中的應用。
(二十四)中國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負責居民服務“一卡通”涉及金融應用的協調、監管工作,承擔社會保障卡金融應用的發卡技術標準符合性審核。確定金融業務指導原則,指導各金融單位社會保障卡應用和管理工作,支持金融機構制定社會保障卡金融優惠措施。
(二十五)合作金融單位。為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提供相關服務;提供金融系統接口,拓展居民服務“一卡通”金融服務功能;做好居民服務“一卡通”金融應用環境改造,擴大網點終端特別是農村地區的覆蓋面,提升服務能力;保障居民服務“一卡通”金融應用安全。
(二十六)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全市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總體要求,督促相關部門做好社會保障卡應用工作,推動本縣(區)居民服務“一卡通”在水、電、煤、通信、公共交通等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的應用。
(二十七)其他相關部門。做好社會保障卡在本行業領域的“一卡通”應用。